中国A022

一、时代背景

纵观历史,20世纪初的几十年,尤其是1911年到1919年,国内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国外,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欧洲长达四年之久,使得欧洲经济、社会等遭受近几个世纪以来的最大打击。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共计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另一方面,一战也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而在这之后,列强便将瓜分的目的地放在中国。

国内,也正在经历着军阀混战、新旧交替的充满变动的历史时期。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方面:军阀混战,主要表现为南方的革命派和北洋派之间的军事斗争,其实也是中国国内各地方实力派军阀为争夺国家控制权而进行的斗争。在其间也无可避免地掺杂了各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争夺。 在经济方面:因为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的控制,再加上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发展“短暂的春天”,其中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新旧交替,东西方文化再一次相撞。1915年陈独秀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要求摒弃一切旧文化,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之路,而辜鸿铭等老先生仍是坚持旧有的传统的儒家文化不可动摇,双方开始了激烈的争辩。接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又将马克思主义送入中国,中国的思想界又开始了一番新气象。

具体来说,国内沿着以下政治线逐渐发展。1911年秋,辛亥革灭在革命党人的充足准备后,终于爆发了。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民族民主革命,不仅在政治、思想等方面给予了国人重击,更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为之后建立起共和政体奠定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基础,也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之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 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似乎一切都朝着很好的方向走去,但无奈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取。1913年秋,因宋教仁改组内阁的新思想太过激进,想法超前,钝初被刺杀,因此轰轰烈烈的二次革命逐渐开展,但二次革命终以失败结束。同年冬,袁世凯解散国民党、举行祭天仪式,开启了他的复帝美梦。而后,1915年袁世凯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这激起了广大爱国人士的不满,引发了护国运动。同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爱国人士纷纷回国,一场表面关于新旧文化争辩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1916年6月6 日,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在中国帝国皇帝的美梦中永远逝去了。接着,张勋等保皇派入京复辟……在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惨败的现实,使得学生罢学、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至此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革新。

二、人物背景及故事

(一)人物设定

主人公:

林逸:没落地主家的儿子,1913年底结束日本留学生活回国,父亲已去世。1914年在父亲旧友的帮助下进入纺织工厂做维修工,1915年因参与“二十一条”游行,不幸被抓入狱……

配角:

苏三:林逸工厂认识的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家境贫寒,有老母亲需要赡养,是纺织工厂的装卸工。与林逸关系很好。

徐德旺:林逸父亲旧友,是纺织工厂的负责人。不仅给林逸介绍工作,还筹钱赎回了工人、帮忙安葬林逸母亲,可以说是很善良的一位老人。

(二)故事发展

林逸迷迷糊糊在昏暗阴冷的牢房中醒来,慢慢爬起来靠着墙角坐了起来。看着周围的十三个工友,其中十二个还在昏睡着,只有苏三也刚刚苏醒躺在地上,目光相遇的那一刻,两人扯起嘴角,露出一个令人心酸的苦笑。虚弱无力席卷着林逸和工友们的全身,毕竟,他们都有两天没有吃饭,滴水未进了啊!不是不想吃饭喝水,而是监狱为惩罚他们,故意不给他们饭吃,更是连水都不给他们提供。

林逸心疼的看着苏三,他才只有十四岁啊,本应该是快乐玩耍的童年时段,可能因为家境贫寒,需要过早承担家里重任,但那也应该是在纺织工厂里继续平静地做着装卸的工作呀,谁曾想却因为卷进反对“二十一条”的游行,才和工友们一起被狱警抓捕到监狱中。

可是,换个角度来说,若是再有一次这样的情况出现,林逸觉得自己仍会坚定地选择带领工厂里的同伴们罢工,然后走上街头,去游行、去呐喊,以表示自己爱国的决心,以给政府、给袁世凯施加压力。虽然他现在的工作得之不易、自身境遇刚刚得到改观,经多方打探,才在现在的纺织工厂寻到一个维修机器的职位,以此靠着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他自己和年迈的母亲。因为他,他永远会深深记得几年前在日本留学时,日本学生(包括部分老师)对中国人的歧视、轻慢与厌恶。他永远也不会忘了在即将学成回国的1913年,根据日本驻华公使提议的商定:日本政府今后均以”支那”呼称中国。从此,他就被同学们称呼了好久好久的“支那人”。

对于他说,在日本的那几年,不提也罢,一个地主家庭娇生惯养的少爷,本以为出国是可以真的能够学到自己一直以来感兴趣的有关军事方面的知识,谁曾想,每天遭受的是周围各种人的白眼,每天目睹的是无数的中国贫穷留学生在日的艰难与困苦,但自己却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能做的,只是偷偷的给他们一些零花钱,或者买一些药物去帮助他们减轻被打的痛苦……

“林逸哥,你怎么哭啦?不怕不怕,工友们一定会救我们出去的!”耳边苏三的惊呼声将林逸从遥远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低头看到不知什么时候起身爬到他身边的苏三,正举着一只手颤颤巍巍地在他脸上乱抹,“嗯?我什么时候哭啦,没有没有……”苏三笑笑,在林逸脸上胡乱抹了几下之后,跌坐在林逸身旁。林逸口是心非的回答后,却真切感受到了脸上泪痕留下的清冷,转头看着苏三,他已经靠着墙,轻闭上了双眼。

也好,还是让他多休息一会吧,睡着了就不会饿了。这样的煎熬对于一个仅仅十四岁的孩子来说,太痛苦了。而自己作为他的好朋友、好哥哥,一定要尽全力保护他,一定不可以再流泪,再懦弱了。因为自己是一个男人,还有老母亲、还有国家要保护!

 

这必定是我最后一次哭泣,今后一定要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看着从牢房仅有的小窗户透进的一丝微弱光芒,林逸暗暗在心里发誓。

 

而牢房里的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就在此时此刻,仍旧有熟悉的、或者陌生的、素未谋面的工友们、学生们在政府前,在街上游行着。而这一次,他们不仅为反对“二十一条”游行着,也为让政府无条件释放他们这十四个被抓捕的纺织工人们游行着。

第二天,有态度恶劣的狱警送来难以下咽的饭菜,但在这群已被饿了三天,前胸贴后背的工人们来说,这已经是人间美味了,这可是救命稻草啊!

半个月后,林逸和他的工友们在接受了狱警的教育后,被释放。其实,当时他们所不知道的是,纺织厂的老板和工友们给了监狱长1000块大洋,才得以成功活着保释出他们这十四人。

站在监狱门口的林逸,抬头看着阳光,感觉很好。

缓了缓,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在家门口见到了他工厂的负责人徐德旺,告诉他:其实在林逸入狱后的第三天,林母就因思子心切,再加上重病复发,在夜里去世了。邻居找到工厂,徐德旺念在是林逸父亲旧友的份上,就帮忙操办了林母的后事。后来又辗转反侧,和工友们一起募捐,才救出了这十四个工人,但是,徐德旺已经仁至义尽了,工厂辞退了被抓捕的十四个工人,并下令禁止工厂里的任何人以后再参加任何形式的游行活动!

听到了这些后,林逸瘫坐在地上,恍惚了好一会儿,才向徐德旺说出了最后的一个请求“谢谢徐伯伯了,但看在我父亲的份上,您能不能想办法留下苏三啊,他才十四岁,他还小,还有母亲要养,他必须要有工作,真的求求您了”,说着就要跪下去。徐德旺想了好久,拉起来地上跪着的林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父亲没白养你啊,肯定为你感到骄傲。我想想办法吧,尽力留下他。你也别太难过,这世道就是这样,谁都不容易,节哀顺变吧,好好生活,你的父母也一定希望你能安全。伯伯也真的不能再帮你了,咱们,就此别过吧”。说着,徐德旺塞给了林逸20块大洋,就颤巍地快步离开。

夕阳把徐德旺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林逸盯着那个逐渐变小的背影,看了好久,许久之后:只听见了一声饱含深情的“谢谢”……

许久许久,林逸转身进门,之后的半个月,没有一个人看见林逸出过门。

半个月后的某天清晨,邻居看见林逸出门后锁上门,走了。背着简单的行李,走向招兵处。再后来,邻居们饭后闲谈,听说林逸跟着蔡锷将军,是将军的警卫员,参加了护国运动……

三、浅析人物地位

(一)浅析主人公政治地位

林逸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儿子,在日本求学时因为中国人的身份遭受了无尽的冷嘲热讽,政治地位低。回国后,找工作艰难,最终在父亲旧友的帮助下进入工厂做维修工,工厂里有善良的工友们和徐德旺老先生,后来林逸还带领工人们游行,可以看出这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林逸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最后,他参军,凭借出色的表现作为蔡锷将军的警卫员,屡立战功,这使他政治地位最高的时间段。

(二)浅析主人公经济地位

虽然在日求学时,林逸家道中落,但毕竟父亲曾经是地主阶级,而且林逸还能偶尔救助一下其他贫穷的中国留学生,可知这时的他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地位的,但因为在日本,这仅有的一点经济地位可能更加微乎其微了。回国后,正巧赶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短暂的春天”,而他也在波折之后进入纺织厂做维修工,虽然还有老母赡养,但因为是技术类工人,收入虽然微博,但维持两人的生活还是可以的。在参军后,由于林逸没有亲人要赡养,部队军饷足够他个人生活开销,再加上他不断立功、不断晋升官职,身份也算社会中上层,所以应该也属于中等收入群体。

四、预言人物未来命运

林逸将会在蔡锷将军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他在日留学时学到的西方军事知识,不断跟着将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而军饷也随之不断攀升,不仅他自己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富裕,也始终怀着一颗爱国心为国家、为民族的兴盛努力奋斗着。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就是:“作为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而对于林逸来说,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加入护国战争的军队,还是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都是为了实现富国裕民这一目标,而这同时也是亚当·斯密认为的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目标!

五、参考资料

  • (一)报刊:民国新闻月刊(1911-1919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
  • (二)书籍:《中国影像史》第四卷

《通史新编九 1911-1919》

  • (三)论文:
  1. 刘婷婷.近代中国宪政缩影——辛亥百年解读云南护国运动

[J].政法论丛,2011(06):79-84.

  1. 陈征平.护国运动对时政之影响及其历史意义[A]. 2005
  • (四)影视:《建党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