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名为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和传播在短期内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以及宏观经济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政府可能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改革,改善国家治理,并同时催生新的商业模式。疫情将从供给、需求端同时冲击宏观经济,并影响到中观行业和微观主体,疫情的短期冲击非常大,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都陷入了衰退的状态。本质来看,是由于重大流行疾病爆发导致世界各国封锁边境、限制人员流动造成全球需求姜缩和供应链中断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本文主要围绕新冠疫情下美国和丹麦的政治社会结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冠疫情;美国;丹麦;政治与社会结构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自2020年4月武汉市宣布解除“封城”举措以及该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清零”以来,新冠疫情在中国及东亚国家得到遏止,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仍呈扩散态势。有专家认为,COVID-1将持续1至2年,有人戏称:“中国和东亚在上半场比赛,美国和欧洲在下半场比赛,其他国家在加时赛中踢!虽然很难预测全球“战争流行病”何时会结束,但它对世界政治的巨大影响已经浮出水面。据世卫组织数据,截至2020年5月11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超过420万例、致死者接近30万人。目前,世界上每两天就有超过10万例新确诊病例和1万例新死亡病例。如按欧洲英、意、西等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约占总人口4‰、因病致死者约占确诊病例10%等基本数据“建模”,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有可能超过3000万、致死者有可能超过300万!显然,全球范围内由新型冠心病引起的灾难已大大超过了一般公共卫生危机概念的内涵。人类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及社会和心理创伤可与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与前两次世界大战不同,当前的全球“战争流行”不是“人与人”战争,而是“人对病毒”战争,这是“新世界大战”。它没有硝烟,没有枪支,尽管死亡人数可能没有前两次世界大战时那么高,但它的影响范围更广,人口更多,没有一个全人类都参与的中立国家。正如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深刻改变了世界政治一样,这个新的流行病也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它将对世界政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和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研究意义
本文围绕新冠疫情下美国和丹麦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美国和丹麦在此次疫情过程中暴露出的政治和社会结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使人们对产生这一切的社会本质进行反思,同时还能够促进我国的社会政治与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新冠疫情下世界经济、政治与社会结构问题
(一)新冠疫情下世界经济现状
腾讯证券3月21日讯,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感染了20多万人,这种病毒的迅速扩散促使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在计算相关成本。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地图和图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所造成的经济影响。
1.全球股市遭受重创
图2.1 新冠病毒疫情自爆发以来对各国股市造成的影响
股市最近以来剧烈震荡,这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对养老金或个人储蓄账户(ISA)进行的许多投资。自去年12月31日疫情爆发以来,富时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日经指数都已大幅下跌。其中,道指和富时指数都创下了自198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投资者担心,新冠病毒的扩散可能会摧毁经济增长,而政府行动可能不足以阻止股市的下跌走势。为此,许多国家的央行都已采取了降息措施作为回应。从理论上来说,央行降息应该会降低借贷成本并鼓励消费,从而对经济起到提振作用。截至目前,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等全球各大央行都已经大幅降息。
图2.2 50多个国家的央行都已降息,试图借此加强本国经济
2.旅游业是受创最深的行业之一
图2.3 100多个国家已因新冠病毒疫情而出台旅行限制措施
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已经导致旅游业受到了严重破坏,航空公司纷纷削减航班,而游客们则纷纷取消商务旅行和度假行程。
世界各国政府都出台了旅行限制措施,试图借此遏制病毒扩散。其中,欧盟宣布将在30天内禁止来自欧盟以外的旅行者,这是欧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边境封锁措施。根据分析公司ForwardKeys作出的估测,最多48200个航班和1020万个座位可能会受到这项禁令的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法国航空公司。
3.消费者减少购物支出
民众对新冠病毒的扩散感到恐慌,而各国政府则纷纷建议民众不要出门,这导致酒店和餐饮行业也受到了毁灭性的影响。
图2.4 多个国家的餐厅预订量几乎已经完全崩溃
4.金价也受到打击
图2.5 金价直线下跌
当危机来袭时,投资者通常会选择那些风险较低的投资。举例而言,传统上来说黄金被认为是不确定时期的投资“避风港”。直到3月份,黄金价格一直都呈现出上涨走势,但时至今日,随着投资者对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忧虑情绪与日俱增,就连金价也暴跌了。
同样的,油价也已跌至自2001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投资者担心,新冠病毒的全球传播将会进一步打击全球经济和石油需求。欧佩克(Opec)与俄罗斯之间的价格战已经影响到了油价,而新冠病毒扩散则进一步导致油价走低。
图2.6 油价已经跌至2001年6月以来新低
5.经济增长可能陷入停滞状态
图2.7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如果经济还在增长,那么通常意味着能有更多的财富和更多新的工作岗位被创造出来。但根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预测,受新冠病毒疫情爆发的影响,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会下降至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该组织目前预测,2020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仅可达到2.4%,相比之下去年11月时的预测为2.9%。
(二)新冠疫情下世界政治与社会结构现状
1.世界格局仍然未变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并未改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启的历史进程,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特定方式在某些方面加速或延缓了这一进程。冷战结束标志着美苏两极结构让位于单极世界,标志着一个地域上较完整、规则上较统一的世界市场首次现身于人类历史。随之而来的全球化加速向深度和广度迈进,其间“一超多强”格局也逐渐定型。“9·11”事件作为冷战后历史进程的一个“巨扰动”,在给既成世界格局冲开了一道裂痕的同时,也给风风火火的全球化投下了一道阴影。尽管如此,世界仍沿着冷战结束形成的历史惯性在原有轨道上继续前行。如果说“9·11”事件对冷战后世界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迟缓全球化的速度和转移霸权国关注的问题焦点上,那么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大国实力对比和全球化转向上。2009-2019年,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实力接近速度如此之快(从35%升至66%),与其他强国之间差距拉大之明显(中国 GDP占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GDP的比重从91%升至274%),在历史上恐怕绝无仅有,进而开始动摇“一超多强”格局。与全球化齐头并进的保护主义则将行进在平坦大道上的全球化带入崎岖路段。如果拿冷战结束、“9·11”事件和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做参照系,此次疫情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程度大体上介于以柏林墙倒塌为标志的冷战结束和“9·11”事件之间,即小于前者大于后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将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但小于1929-1933年的大萧条。实际上大萧条并未截止于1933 年,从高点一路下降的失业率在1936年仍为16%。
2.产业链可能会进一步断裂
此次疫情作用于现有历史进程的加速力或迟滞力突出地体现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的世界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上。物资、人员和服务等要素的跨国流动因控制病毒传播而停顿,从而彰显了现有产业链过长、过细带来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随着各国应对产业链危机的举措依次出台,本国、双边或区域等小范围“自力更生”局面便有可能逐渐形成,其惯性势必延续到疫情结束,乃至最终常态化。那些决心以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向世界开放的经济体,出于最小化产业链断裂风险的考虑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使产业链进一步通向“脱钩”。这种为了规避“脱钩”风险却又强化“脱钩”的事与愿违机理,可称为“脱钩悖论”。
相对于产业链的“客观”断裂,“主观”上的断裂更值得警惕。冷战后20年全球化的特征之一在于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在全球铺开并创造了巨额贸易收益。 中国从中获益颇丰,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主要基地,并从一个单纯的垂直分工参与者逐渐变为高科技的水平竞争者。中国成功控制住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为最终战胜这一人类共同敌人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牺牲。 然而令国外部分人士担忧的是,中国抑制病毒传播初战告捷显示出中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大增。有鉴于此,带有浓重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色彩的保证“产业链安全”的呼声在其他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鹊起,并大有让“稳定”盖过“利润”的势头。 原来主张通过建章立制把中国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势力,在产业链“客观”断裂的现实面前也已开始改变态度,甚至主张与中国实现产业链全面“脱钩”。 在此背景下,在全球产业链“客观”断裂和“主观”断裂的共同作用下,发达国家与中国正在形成两个平行体系的景象正变得愈发清晰。换言之,美国和中国正在开始形成两个“异质”的“全球化”动力之源。
3.世界政局可能会产生各种变化
疫情冲击下的各经济体内部情势演化是影响未来世界格局走势的重要决定力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为了挽经济大厦于将倾而施行非常规政策,在收到短期效果的同时为下一次危机埋下了种子。这便是表现为“三低三高”(即低增长、低利率、低通胀和高债务、高资产价格、高收入差距)的脆弱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时一触即溃的基本原因。面对股市巨幅震荡,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采取了无底线的救市行动,并暂时稳定住了金融市场。然而,这种带有饮鸩止渴性质的做法非但没有解决以“三低三高”为表、以深层结构矛盾为里的痼疾,反而让现有包括经济风险和社会分裂等在内的痼疾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让目前的危机成为未来大崩溃前的一次真实预演。对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中低收入脆弱国家而言,此次疫情可能对其基本民生带来摧毁性冲击,并可能产生社会失序、政府失能、边境失效的局面,甚至不排除生物病毒和社会动荡同时跨境传播的可能性,进而给日益脆弱的全球产业链以沉重一击。
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之后,历史将回归常态。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人类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尽管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但做出选择的还是人类自己。主导国家间的博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安全的程度与方向。尽管就目前态势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重道远,但疫情已经昭示:除了同舟共济并肩前进,人类不存在其他选择。
三、新冠疫情下美国和丹麦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结构现状
(一)新冠疫情下美国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结构现状
1.对美国经济影响不大
疫情本身对美国经济影响不大。美国2009的新型H1N1病毒性流感,及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流感,对经济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美国2009年爆发的新型H1N1流感于当年4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从2009年4月12日至2010年4月10日,美国发生大约6080万例感染(上下限分别为4330万和8930万例),27.4万例住院治疗和12,469例死亡。当时正值美国经济在次贷危机后的低谷期。H1N1流感疫情爆发后,制造业、非制造业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维持上行趋势,新增就业持续改善。2季度消费项有所下滑,但是到第3季度就显著反弹。从总体来看,这次流感对企业开工和就业没有太多影响。
新冠总体确诊病例中死亡率约为2.3%,而8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率约为14.8%,70-79岁和60-69岁的人死亡率分别为8%和3.6%,50至60岁人群死亡率约为1.3%,在40至50岁人群中约为0.4%,而在10至39岁的人群中约为0.2%。由于流感带来的主要是老弱的死亡,某种意义上甚至可能降低社会成本。按照美国当前的医疗体制,新冠的流行可能不但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可能带来更高的医疗收入,有益而无害,从而有利于美国的GDP增长。
因此,对于新冠疫情在美国的传播,美国的相当一部分社会精英及资本圈人士的基本态度是:死一些人不要紧,只要不影响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就行。CNBC电视台直播编辑、金融专家里克·桑特利就公开主张说,要让新冠疫情早日传播开,让每个人都尽快感染,然后该死的死掉,身体好的就活下来。这样过一个月之后,就一切恢复原状,天下太平。美国的股神巴菲特就一直相信:疫情带来的恐慌是被大大夸大的。
2.对美国政治及社会结构现状
第一,联邦政府:无需恐慌,尽在掌控。随着疫情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对疫情的重视程度的确在加强,但其根本态度并未发生转变。一是认为新冠肺炎对普通民众不构成重大威胁,大多数感染者将自动痊愈,年轻人风险低,只有年长和有慢性疾病的群体才有风险。特朗普本人也不断强调这一观点,甚至质疑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3.4%致死率,称数值虚高,凭他的直觉“病死率不超过1%”,不值得大惊小怪。二是自我肯定,称联邦政府辛勤工作、有效应对。特朗普自信满满地不断强调美国拥有全球最高的医疗水平,完全可以应对疫情。就在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大流行”当天,特朗普连续在推特上发文,宣称要制订一项预防、检测、治疗和生产针对冠状病毒疫苗的计划以“拯救美国和全世界”,“美国一定做得到”。在15日的记者会上,特朗普更是表示,我们“极好地控制了疫情传播”,放轻松!
第二,地方政府和专业人士:事态严重,积极行动。美国公共卫生领域专家频频发声,明确表示疫情在美国传播的严峻性,与特朗普让大家“放轻松”的表态和一些“想当然”的结论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地方政府相对小心谨慎,各自采取措施应对疫情,甚至走在联邦政府前面。超过40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各州相继宣布大中小学停课。美国多个体育赛事延迟或取消赛季,多个电影节、音乐节、游行等大型集体活动取消,耐克、苹果等公司关闭了在美所有门店,谷歌公司要求所有的北美地区员工至少在4月10日前在家办公。此外,纽约州宣布派遣国民警卫队进驻疫情较为严重的韦斯切斯特县新罗谢尔市,并设置隔离区,百老汇演出暂停,加州迪士尼公园关闭,俄亥俄州关闭了所有的酒吧、餐馆。与特朗普政府的自我表扬相对应的是,地方政府抱怨联邦政府有些“靠不住”。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在宣布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后表示,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没帮什么忙,他们一边说,如果想测试就告诉你的医生,医生会决定,与此同时副总统彭斯却说我们没有足够的测试盒。这种论调让人紧张。科莫说,目前仍然没有足够的测试盒,因此感染人数可能远超过目前的数字。
第三,民众:恐慌情绪滋生 医疗费压力大。
随着疫情在美国蔓延,媒体相关报道铺天盖地,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快速攀升,尤其是一些名人政要相继确诊,人群中的焦虑情绪开始滋长。佩戴口罩自我保护在中国已成为一种共识,但在美国则恰恰相反。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明确表示,不建议健康人群以佩戴口罩的方式保护自己免受感染,只有感染者应佩戴口罩以保护他人免受感染的风险。从记者的观察来看,绝大多数美国民众听从这一建议,即便是纽交所、商场和地铁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也无人佩戴口罩。美国民众从气定神闲变得紧张起来,纷纷走出家门囤积物资。纽约市12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皇后区的一家Costco客流明显增加,购物车几乎挤满了所有过道;曼哈顿的连锁超市Trader Joe,冷冻货柜里的食物销售一空;主打有机食品的超市Whole foods多个食物货架被搬空。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犹他州等多地均出现了类似的情景。消毒喷雾、免洗酒精洗手液、消毒湿巾等卫生用品炙手可热,Costco对消毒喷雾实行限购,每人不得超过5瓶。免洗酒精洗手液和消毒湿巾在网上和实体店也都大范围断货。此外,美国高昂的医疗费用也加剧了民众的担忧情绪。一般来说,稍微好一点的商业医疗保险费用为每年2万美元左右,大公司可能会负担雇员70%左右的保费,雇员自付6000美元左右,但即使有比较好的商业保险,就医仍需自付10%左右。以流感为例,住院三天平均费用3万美元,虽然美国政府表示检测新冠肺炎不收费,但其他检查花销也不小。
(二)新冠疫情下丹麦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结构现状
1.新冠疫情下的丹麦经济现状
丹麦央行,新冠疫情可能对丹麦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在最好的情况下,今年GDP将萎缩3%,已是丹麦5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而在差一点的情况下,GDP将萎缩5%,与2009年的金融危机不相上下;最坏情况下,GDP萎缩10%,2021年也将蒙上阴影。
- .新冠疫情下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经济现状
首先,实业人数创纪录。丹麦劳工部2日说,302265名政府登记在册的正式员工3月新近失业。3月前12天仅2857人失业,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就业,失业人数飙升。劳工大臣约兰达·迪亚斯在记者会上说,3月失业人数环比增长9.3%,累计大约355万人处于失业状态,为2017年4月以来最多。迪亚斯说,这是丹麦迄今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一个月,“史无前例”。路透社援引一项社会保障数据报道,3月14日“封城”以来,898822名丹麦人失业,包括61.3万名临时合同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危机最严重的5个月,丹麦失业人数一度接近90万。官方数据显示,丹麦目前是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意大利。为防控疫情,丹麦政府把“封城”期限延长至4月12日。
其次,重创旅游业。丹麦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劳工部数据显示,以旅游业为支柱的服务业和建筑业遭重创,失业人数最多。旅游业大约创造丹麦国民生产总值的12%。3月原本是丹麦旅游旺季,也是就业情况最好的月份。大量人员原本可以临时就业,特别是从事服务业工作。然而,酒店、餐厅和酒吧眼下因为疫情关张。丹麦第二大工会组织“工人总联合会”代表佩佩·阿尔瓦雷斯说:“失业对女性、年轻人和不稳定行业的影响最大,特别是酒店餐饮业和建筑工人。”路透社报道,丹麦的汽车生产商等一些企业过去两周开始临时裁员。交通大臣何塞·路易斯·阿瓦洛斯接受丹麦国家广播电台采访时说,国家面临“双重挑战”,既要抗击疫情,也要保护经济活动。“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我们必须重启经济。”
四、新冠疫情下美国、丹麦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结构现状的反思
(一)关于此次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
从此次疫情看,全球化不但是一个经济议题,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国际政治议题。现在,我们所说的全球化主要是由跨国公司在全球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背后的经济逻辑是成本比较优势。只要这个逻辑存在,资本逐利就不会停止,或者说全球化就不会逆转。但是,在全球化的市场上除了公司企业外,还存在着国家行为体,如果国家的当政者认为全球化危害了国家利益,它就可能采取逆全球化的政治操作,就像美国特朗普政府所做的一样。另外,从此次疫情中我们也可以看的,一些公司企业也更加重视保护自身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它们也要在安全和经济效益之间寻求平衡。在此次全球抗疫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逆全球化的思潮涌动。比如,目前美国缺少防疫的医疗设备、药品原料等,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美国的一些政客认为这是国家安全问题。美国已经启动了《国防生产法》,政府直接干预一些大企业转产防疫和医疗用品,并且考虑今后要在美国国内保留这些生产能力,也就是说不再依赖国外的供应链。把安全考虑置于经济效益之上,这其实就是逆全球化的一个逻辑。当然,逆全球化不止这一个逻辑。总体上看,如果从国际政治的视角来看全球化问题,可能存在两点:一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难以逆转;二是我们也许回不到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种全球化了。
(二)关于此次全球疫情对国际秩序演变的影响
如果与历史比较,当今全球国际秩序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以多边体系为支撑,一个是以国际规则为依据。与二战前相比,这应该说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人类社会从世界大战中所吸取的血的教训。当然,当今国际秩序并不完美,甚至存在着严重缺陷。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着如何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问题。在此次疫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多边组织的重要性,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能发挥的作用又是有限的,它需要各国,特别是大国政府的支持和赋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据说,由于经费不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更加依赖于盖茨基金会等慈善机构的捐款和自愿认捐。在美国下一财政年度的联邦预算中,特朗普政府已经提议将美国政府对世卫组织的拨款从现在的1.23亿美元大幅削减到5800万美元。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重大的国际危机是促进国际合作,还是会引发更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先例的。不过,随着全球化的普及和深入,危机促进合作是更为明显的趋势。以最近20年为例,“911”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促进了国际合作,2008年G20峰会的建立就是一个例子。但是,这一次我们却没有看到政府间加强合作的强劲势头。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待国际多边机构的态度与奥巴马时期应对埃博拉等疫情的做法是完全不同。G20刚刚召开了特别峰会,说明世界各国对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疫情和全球经济衰退存在强烈愿望。现在,除WHO以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组织等都已积极行动起来,联合国还发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援助贫穷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强烈呼声。毕竟,除疫情之外,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又一个严重挑战。希望此次危机能够焕发国际多边体系的新的活力,这事关全球国际秩序的发展前景。
(三)疫情对关于大国关系的影响
可以肯定地说,国际合作首先需要世界主要国家间的合作。从目前的国际格局看,面对世界性的灾难,美国是否有国际合作的愿望至关重要。美国现在信奉“美国优先”政策,对多边体系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我想,如果美国没有急需,或者对美国自身没有什么好处,恐怕美国就没有很大的积极性去推动应对新冠疫情的政府间的国际合作。另外,G20峰会后,美国对通过国际合作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积极性似乎要更高一些。大国关系对国际秩序发展演变的影响很大。若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关系不好,就很难组织起有效的国际合作,国际多边体系的运转也将更加困难。从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美国一些政客不但没有停止反华,反而变本加厉地爆粗口,挑动中美之间民众的对立情绪,这将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总之,当前以及疫情后中美关系的状况不乐观,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将对疫情后的全球变局产生重大影响。
(四)世界地缘政治中心转移
由欧洲—大西洋地区转向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权力东移”正在成为国际现实,东亚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增大。目前中日韩及东盟等国的经济、贸易总量之和,已经超过欧洲之和,也超过北美。疫情之后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经贸恢复较快,经济仍将以高于美欧的速度增长。鉴于欧洲的衰颓难以遏止,美欧关系出现紧张,欧洲一体化面临新的考验,美国将更多地参与亚太事务,俄罗斯、印度和中东国家也会加大“东向”力度;欧盟如果不能挺住有可能出现的“脱欧”潮,一些欧洲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等也可能以单个国家身份加强与东亚合作。当然,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东移对东亚国家是机遇也是挑战,考验着东亚智慧。疫情期间东亚各国守望相助,增强了互信,有助于推进东亚区域一体化,也为东亚国家迎接世界“权力东移”准备了一定的基础。
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以及G20等将在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全球治理的内涵和方向也会有变化。新冠疫情期间,一向对国际危机大包大揽的美欧先是隔岸观火,而后是“甩锅”中国和“污名化”中国;G7悄无声息,欧盟也未发挥大的作用。联合国及G20等则成为引领全球战疫的指挥部,这反映了国际秩序的变化,也预示全球治理今后将在联合国及G20的领导下进行,中国及东亚国家的发言机会将增多。冷战后美欧等西方国家曾主导过全球治理,但他们是打着全球治理的旗号用他们的制度和理念“治理”非西方国家。今后的全球治理将发挥联合国、G20及非西方国家的作用,承认政治体制多样化、发展模式多样化以及西方与非西方平等的原则。
五、总结
总结起来,本次新冠疫情突发,美国与丹麦政府本来是毫不重视,希望把它当作普通流感含糊了事,避免引起过多的社会关注。这样的话,死亡案例或许很多,但是对经济影响不大,也不会影响特朗普的选情。然而由于新冠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已经在全球的关注下变得广为人知,这样美国政府试图含混过关就变得不可能了。而又由于美国政府对此过于轻慢懈怠,错失了及早管控的时机,导致了疫情的蔓延。疫情的蔓延及随之而来的恐慌,将给美国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同时也会影响到美国的政治局势,甚至可能会深刻影响到全球变局。而我国为做最先从疫情中恢复的国度,在疫情下不仅要看到政治体制上我国相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也要看到其他国家在疫情中的表现找到自身的不足,在未来的充满变数的国际格局中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罗志恒. 新冠疫情对经济、资本市场和国家治理的影响及应对[J]. 金融经济, 2020(2):8-15.
[2] Wen, Yun, Zhang, Tao, Du, Qianyi. 新冠疫情经济影响量化分析 (Quantifying the Covid-19 Economic Impact)[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3] 盛方富, 李志萌.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的冲击、传导及其应对——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企业经济, 2020(3).
[4] 王伟玲.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发展研究[J]. 经济纵横, No.412(03):16-22.
[5] 汪彬, 许正中.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3).
[6] 包思勤. 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2):202-208.
[7] 陈雪峰, 傅小兰. 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
[8] 唐登华. 新冠肺炎流行期社会心理响应建议[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3).
[9] 江苏佳. 信息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谣言传播及应对研究[J]. 科普研究, 2020, 15(1):70-78.
[10] 王娟娟. 从新冠肺炎疫情看专业数据库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作用[J]. 中国流通经济, 2020(3):17-25.
[11] 王铁山.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经济纵横, No.412(03):23-29.
[12] 王远卓, 张红地. 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J]. 中国金融, 2020(6):23-24.
[13] 张天伦, 陶娟, 黄靖斯,等. 新冠疫情肆虐,影响经济多深?[J]. 新财富, 2020(2):60-69.
[14] 李志萌, 盛方富.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产业与消费的影响及应对[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