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共和国位于北大西洋,隔着爱尔兰海与英国东部相望。其历史始于公元前6600年前后,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定居。本文主要围绕19世纪以后爱尔兰的社会问题、政治、经济、艺术文化四部分内容展开论述。
一、 社会问题(移民和大饥荒)
爱尔兰一直都有向海外移民的传统,这与爱尔兰的悠久历史有着密切关系。爱尔兰是英国的殖民地并且在此时期爱尔兰发生大饥荒、经济史无前例的萧条、政治压迫使人民生活艰辛、苦不堪言。这样的社会背景最终导致爱尔兰居民向美国大量迁移。移民大致分为以下几批:
(1) 之前英国政府迁移大批苏格兰人至北爱尔兰厄尔斯特地区,他们自称“苏—爱人”。这些“苏—爱人”在向美国迁移的居民中占绝大部分。
(2) 大批天主教爱尔兰移民,这些人贫困交加、素质低下,致使“苏—爱人”极力声明自己是苏格兰血统,欲与之划清界限。
19世纪中期,爱尔兰爆发大饥荒,历史上也称为“马铃薯饥荒”。其起因为一种真菌传染疾病,通过空气传播可使马铃薯感染病菌而死。由于马铃薯的产量高,一直受到爱尔兰人的青睐,将其当做主食。虽然对爱尔兰人来说吃饱是一种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但在那个前后共爆发20多次大大小小饥荒的年代,再加上英国政府的救灾措施不当,爱尔兰人无奈之下只好外迁。
该段时期的两个社会问题之间有着不可言喻的联系,对当时不论美国社会还是爱尔兰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移民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动乱:爱尔兰天主教徒影响了美国居民的价值向导,引起社会恐慌;大量的移民超过了美国社会所能“消化”的限度,社会秩序混乱;移民与原美国工人非技术劳动性岗位的竞争使之贫困;移民素质低下、疾病传染等使双方矛盾锐化。
二、 政治(民族运动风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
风起云涌。爱尔兰是英国的第一个殖民地。小说《一个叫亨利的名人》刻画的就是主人公亨利从天真稚嫩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民族正义战士的过程,亨利对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浅入深。小说虽然是以个人的角度来写,但是实际上可以映射出当时爱尔兰的社会背景以及民族解放斗争的艰辛。自从11世纪被诺曼人入侵以来,爱尔兰就不断遭受英国的征服和统治。英国政府的种种行为,例如:建立垦殖殖民地、贸易限制、宗教惩戒等,这些都是对爱尔兰人民的压榨。这也激起了爱尔兰人民的敌意和强烈不满,抗议运动逐渐兴起。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期,受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影响下,爱尔兰人民的独立意识终于被唤醒。这一时期,爱尔兰人民的民主独立斗争主要有:联合爱尔兰人民协会和1789年起义、奥康贝尔领导的天主教解放和撤销合并运动等。这些运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且为后来的民族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 经济(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
在此时间之后,爱尔兰的经济突飞猛进,一个之前被称为“欧洲农村”的贫穷的农业国家,如今却被称为“凯尔特虎”。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爱尔兰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8%,位居欧盟各国首位。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原因究竟为何?本人总结为以下两大方面:
(1) 内部原因:
“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制度的形成,即今天国内理论界常说的“参与性民主”,推动了政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来自政府、工会、雇主、农业以及志愿者组织等各阶层和社会团体的民选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事;(制度变革)
重视教育的发展,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型现代型人才,为高新技术产业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教育)
(2)外部原因:
搭上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欧洲一体化;
爱尔兰刚加入欧盟时还比较落后,两大基金对爱尔兰国家社会的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四、 艺术文化(19世纪中期的唯美主义运动)
虽然19世纪中期的唯美主义运动并非源于爱尔兰,但是运动的代表人物王尔德是一位出生于爱尔兰的作家。 于是,在王尔德之后,爱尔兰也涌现了一大批影响世界的文学家:乔伊斯、叶芝、贝克特,此时,爱尔兰文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些作家的观点以及思想对爱尔兰后来的文学艺术发展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纵观90年代以后爱尔兰的发展之路,虽然道路上有很多障碍,但是在政府以及人民的努力下,积极变革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爱尔兰渐渐强大。其发展之路和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爱尔兰的社会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爱尔兰的成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启发和借鉴之处,其历史的发展也值得后人思考和探究。
本文参考文献如下:
《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爱尔兰移民与主流社会的冲突》刘星
《当代爱尔兰经济社会发展及原因分析》邵玉进
《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期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探析》张海军
《王尔德与二十世纪爱尔兰文学中的“艺术与现实”关系问题》 唐慕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