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的奥匈帝国,北临德国和沙俄,南接意大利、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拥有着欧洲第二的广大疆域,然而帝国这个混搭的机器已经开始吱嘎作响,奏起解体的前章。
为什么说此时的奥匈帝国是个生锈的机器呢?从数字层面审视,帝国国土约6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位居欧洲第三;人口约5000万,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同样居于欧洲第三;此时,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尔巴阡山脉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很快,从1870年到1913年,国家每人平均生产率每年约提高1.45%。粗粗一看,帝国发展势头正盛,即使因起步慢不敌英德等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快速取代旧的封建主义制度,迎头赶上其他巨头不是难事。然而,经济发展如此瞩目,帝国还是在一战结束后快速解体。转而看一战后的德国,同样是战败的同盟国中一员,却凭借迅猛发展的经济,快速从一战的打击中恢复,甚至引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却在战败后一蹶不振,就此解体。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是表象,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不是这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数字。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奥匈的孱弱呢?个人认为,归根结底是它内部的民族矛盾。
奥匈帝国在成立之初,即种下了民族矛盾的种子。帝国内部的民族组成纷繁复杂——日耳曼人占23%,匈牙利人占21%,捷克人12%,波兰人11%,乌克兰人8%,罗马尼亚人5%,克罗埃西亚人7%,斯洛伐克人3%,塞尔维亚人6%,斯洛文尼亚人3%,意大利人3%。首先,没有一个民族在数量上明显压倒其他民族,帝国两个部分的统治阶级民族在数量上也没有足够大的优势:在奥地利部分,日耳曼人只占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数。其次,相对少数的民族也不甘示弱:捷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斯洛文尼亚人和意大利人都试图在奥地利部分获得更大的发言权;罗马尼亚人、斯洛伐克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统治挑战。两个占据统治阶级宝座的民族无法施加强势统治,被统治阶级蠢蠢欲动;而二元帝国在形式上也不够统一。综上所述奥匈帝国实际上民心涣散,国家凝聚力难以形成。
从政治角度看,民族矛盾使帝国无法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奥匈帝国有三个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奥地利政府和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奥地利各有各自的议会和自己的首相。中央政府则由共同部长会议组成,这个共同部长会议的成员包括三个部长(财政、军事和外交),两个地区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奥匈帝国内的一些地区如加利西亚和克罗埃西亚享受特别地位,它们拥有特殊的政府形式。当处理政事时,两个议会各派出一个代表团,各六十人分别对共同部长会议的财政计划及其他议案讨论,但是议会的联席是没有真正权力的,因为它仅能互相提出照会,在奥、匈两代表团两次照会均无法达成共识时,才分别进行表决,由始至终它都不能对中央的事务进行共同辩论及质询。行政上,最终共同政府的部长仅对皇帝负责,皇帝本人有权对外交和军事政策作最后决定。
如此复杂的行政制度导致的两个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力交叉往往导致摩擦和低效率。举例来讲,从1867年开始三个政府最大的争执是每个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纳多少费用。在帝国组成初期,奥地利部份负担帝国总体开支70%,匈牙利部分负担30%。这个问题每十年进行一次协商,而每次协商都造成很大的争议。尤其是从1900年代中开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议会中民族主义者占多数和组织政府开始,这个争议问题造成了一个持久性的宪法危机。由此可见,民族矛盾导致政治权力的割据以及处理事务的低效艰难。
从经济角度看,政治的分而治之导致奥匈帝国境内工业化发展并不均衡。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维亚纳、布达佩斯、以及奥地利日耳曼区、阿尔卑斯地区和波西米亚等地,尤其是靠近德国的捷克地区,工业产出占帝国总产出的70%,其中一些领域几乎占有垄断地位。而1900年又正值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尔巴阡山脉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在第二次产业革命过程中,匈牙利迎头赶上,奥地利则发展滞后缓慢。民族矛盾导致的政治分立使经济发展高度不均衡,即使没有长期的发生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情况,跷跷板一般的发展趋势也不容乐观。这不是一个国家内的良性竞争,反而使两个部分人民的意识形态不统一,因此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大。
相比于政治和经济,民族矛盾对军事的影响才是真正致命的。帝国军队大致分为地方防卫军和帝国国防军。和中世纪的皇家雇佣兵战争不同,现代民族国家间的战争要求动员大批国民参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建立自己的动员体制,即后备和预备部队。可是,这些部队的忠诚却由于没有民族认同感的维系而十分脆弱。帝国国防军的各团经常调换驻地,这主要是出于防止国防军士兵和当地居民建立过于深厚的友好关系,使得发生叛乱的时候无法放手镇压这一政治考虑;而地方防卫军又由心怀不满的当地人组成,由具有分离主义倾向的乡绅们指挥,被看作是对于帝国政府的一种超过民变的威胁,因为他们拥有组织和武器,而且是合法的。
然而,总动员令下达后,大批的帝国臣民们被补充进帝国国防军,使帝国国防军从30万膨胀到近200万,造成灾难性后果。那些由于长期培养而效忠皇室的贵族军官和下级士官以及常备军士兵被动员部队的人海所淹没,成为孤岛,大量饱含着来自具有分离情绪的民族的士兵的部队迅速丧失战斗力,拒战、投降和哗变称为家常便饭,只有那些由来自上下奥地利地区和匈牙利马扎尔地区的士兵组成和补充的部队才具备水准之上的战斗力,其他部队不哗变就是谢天谢地了。
除此之外还有语言不通的严重问题未得到解决,直接导致了作战的失败。帝国国防军的作战团按照其作战指挥语言的不同,分为奥地利团和匈牙利团两种。大批操各种语言的农民被填入军队中,发展到最后,甚至连排长也无法让他所搜罗来人全部听懂他发令,整个基层作战指挥趋于瓦解,整个帝国国防军,预期中的帝国主力部队变成了一头患有神经末梢麻痹绝症的庞大怪兽,根本无法正常运转,更遑论作战了。
奥匈帝国的问题在于它是哈布斯堡君主国对匈牙利妥协的产物,奥匈妥协可以看作是哈布斯堡大君主国塑造一个统一的国家认同感的失败。哈布斯堡王朝塑造了帝国之内的各民族,同时又不能给各民族以公平的对待,它对其中比较有力量的民族的妥协,刺激了其他没有起来反抗的民族,最终当帝国在世界大战里摇摇欲坠的时候,所有各民族都抛弃了帝国,帝国从它们的摇篮变成避风港,最终变成即将沉没的船。
总体来说,奥匈帝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合体,各个民族之间没有文化认同感,因此不足以形成稳定而长久的国家。它最多不过是个利益结合体,有利可图时精诚团结,无利可谋则树倒猢狲散。民族之间的矛盾贯穿始终,从形成时的隐患缓慢扩大,最终如病毒般摧毁了庞大的帝国。
参考文献
1. 奥匈帝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及影响——潘志 辽宁审委党校
2. 百度百科:奥匈帝国
3. 知乎:为什么奥匈帝国历史上煊赫,而今存在感极低?——高林
4. 维基百科:奥匈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