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4-美国1776AD:试论独立战争开始及获胜原因

在1776年的美国,最重大的变化应该算其前及其后持续共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以文艺复兴为起源,其后的几个世纪内,资产阶级和封建领主、殖民者和被殖民地人民的矛盾就一直持续,并且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而美国特别的地方在于,在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分界点的世界现代史之前,它是唯一一个成功通过正当军事行为从被殖民地转化为独立国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个转化无疑是美国历史、世界历史上的重要转折,历史向来是由无数的偶然与必然组成的,此次我就关于这个转折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和胜利,作浅显分析。
【经济】
就经济层面而言,这场战争是宗主国与被殖民地的利益冲突。经济一向是根本性、源头性的因素,一切的经济秩序、政治政策、文化思想体系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经济发展,以纯粹的看待资本的心理来推断的话,提高工人地位,也是为了抑制工人对劳动的抵触心理,利于经济长远发展。反而言之,一切政治压迫、经济偏袒、文化渗透和思想教化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在独立战争之前,宗主国之一英国一直将美国职能定位介于澳洲和印度之间,集资本输出、原料掠夺和罪犯流放于一体,同时幸与不幸,美国发展的极为优良,对于殖民侵略者而言是一块不能错过的肥肉。另一方面,由于长年累月的海上霸主争霸战争,内部财政空虚,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急需一个转接对象。战阵爆发前夕,英国在美军事和民用设施建设一年的成本已是1749年的五倍。
但北美洲人民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容忍宗主国的剥削。
一旦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以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以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为例,“1773年,英国政府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通过了《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该条例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轻微的茶税。条例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东印度公司因此垄断了北美殖民地的茶叶运销,其输入的茶叶价格较本土茶便宜百分之五十,从价格打压了本土茶叶销售,导致很多的走私和本地种植的茶叶商人无法生存。”①美国茶叶价格被操纵,北美生产出来的茶叶销售受影响。该条例引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极大愤怒,纽约、费城、查尔斯顿人民拒绝卸运茶叶。 这种行为无疑让英国政府十分恼火,紧接着颁布了惩罚性条例。这一次经济冲突,只是各类行业中的一个代表,而意义不可小觑,它将矛盾搬到了明面上,同时也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大陆会议的召开。
【政治】
同时政治方面亦有矛盾,暂置被通过后又遭抗议废止的印花税法和汤姆法案不顾,上文提及的惩罚性法令——《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就十分致命,与《魁北克法》并称为不可容忍法令,颁布后引发群情激愤,美国人民认为,这些法案只是不必要和残酷的惩罚,而且更加激起了他们走向革命的反英仇恨。所以,强制性法案的结果就是,更多的殖民地人民想要反抗英国。而政治上亦有冲突事件,即“无代表不纳税”运动,主要矛盾聚集于北美人民没有与繁重的税收相匹配的英国议会中的权利,他们认为,在英国宪法之下,大英臣民的财产,不可未经本人同意而剥夺。因此,由于殖民地在议会中未有直接代表,一些殖民者认为议会无权向他们收税,更有甚者,一些殖民地评论家沿此思路下去,甚至开始质疑议会究竟有没有合法的殖民地管辖权。对殖民地的议会至上原则涉及范围的质疑,是美国革命形成的潜在因素。同时,这些政治因素无一不与经济利益挂钩,也进一步佐证了我在上一段提出的观点。
【思想文化】
思想和社会氛围亦有重要影响,之前我说这场战争是宗主国与被殖民地的利益冲突,之所以谨慎的不以单纯的殖民者与被殖民地人民称呼,是因为在反抗压迫者时,主力军并非土著民,而是殖民者本身和早期殖民者的后代,这使得美国独立战争不再是一场简单的追求经济政治地位平等的运动,而上升到自由独立思想的层次,而这种思想基础早在文艺复习时期就已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殖民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殖民地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民族意识逐渐觉醒。”②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传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思想家,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族和民主意识日趋增强,独立战争的思想基础由此建立。
【军事】
如此一来,革命势在必行。
作为一场双方都不肯退让的变革,军事较量不可避免。依我之见,军事之系可分为二。一为国外,这场战争最开始主要是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西班牙及荷兰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英属北美之外,之前曾聊到英国为了争夺北美这块肥肉而发动的战争,典型的例子就是始于1748年终于1756年的“七年战争”,英国为了保证既得利益以及掠夺更多利益,各方或为固守或为扩展而进行的混战,没有悬念地,自1588年后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获得海上霸权的英国是最大获胜者,但同时这意味着····英国在关于北美利益上直接的与葡、法、西、荷兰冲突,这样的后果是,当美国试图向其求助时,几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多数国家心态和法国一样, “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后,法国时刻关注着战争的进展情况。法国希望北美殖民地能够脱离英国独立,从而削弱英国的海外势力。因而,它一开始就从财政、武器装备上密密地支持北美殖民地。”③再加上之后对加拿大的力量分化,引起驻北美英军的主驻扎地人民对英军与战争的反感,只就外交和国际氛围而言,美国完胜英国。二为国内。首先是远离本土作战,地况不熟,在战争中,英国能够利用他们在海军上的优势以占领殖民地的临海城市,但如何控制乡村地区却使他们困惑,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人民的抗争与我国的游击队十分相似,以公认的美国独立战争开端——莱克星顿的枪声为例,北美大陆殖民地上的居民都戏称类似于莱克星顿村民的武装民兵为“一分钟人”, 因为他们行动特别迅速,只要一听到警报,在一分钟内就能集合起来,立即投入战斗。早期的美国军队装备简陋,更别提统一的制服,英军由此产生轻视情绪,也正因如此,给了北美民兵战斗的先机和主动性。战阵中,民兵作战机动,撤离隐蔽,而被喊作“红虾兵”的身着鲜艳红色、保持着整齐方阵前进的英军则成为了民兵的活靶子。北美的民军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这是他们的弱点,但同时,他们也没有中世纪刻板的战术思想的束缚,而是根据作战需要忽聚忽散,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作为一场在本土发生的保卫、反抗战争,群众热情高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进行的是殖民战争,英国国内对进行这场战争缺乏热忱。人们称这场战争为“国王的战争”,政府和议会被称为“丑恶的爱国者”,对兵员和战争费用的征集常常受到民众的抵制和反对。值得一提的是,扬基佬笨蛋”这支歌中的历史故事:“1775 年,英国军医理查德:沙克斯堡编了一支嘲笑北美殖民地抗英民兵的歌,名叫扬基佬笨蛋。英国军士看不起衣衫褴楼的殖民地民兵,在他们看来,这些人哪算士兵,简直是拿着棍棒和旧式枪支的庄稼汉,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庄稼汉把趾高气杨的英军打得落花流水。。。。。当英军唱着《扬基佬笨蛋》的歌曲,大播大摆地走到来克星顿时,遭到了民兵们的猛烈射击,中弹的英军一个又一个倒下。。。。。英军被打得晕头转向、狼狈不堪,仓皇逃往波士顿。当他们溃逃时,北美民兵也唱起《扬基佬笨蛋》这支歌,在后面穷追。。。。”④《扬基佬笨蛋》成为了美国著名的爱国歌曲,而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当时英美军队的状态。
浅析完战争的爆发原因和决胜因素后,我想再简短的阐述一下我对战争性质的看法,有人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成长的孩子与父母的冲突,而我觉得,父母对孩子远不如英国对美国压迫,我更倾向于,英国被自己圈养的以为是猫咪的老虎咬伤了,拜托宗主国压迫的美利坚合众国凭借自身广袤土地上的丰富资源、远离纷争的优势地理位置、殖民带来的工业发展历史、资本和资产阶级基础迅速崛起。不管独立战争的局限性有多大,单据其战争目的而言,它的胜利达到了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的目的,对内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对外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相当成功的革命。
引用文献及史实出处: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法国军队》山东师范大学 王元昌
《论美国的独立战争前的抗茶活动》解放军工程学院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法美的三角关系》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试论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民主思想》山东大学 李巍
另有摘自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互动百科的历史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