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2-殖民是印度的福音

19世纪的印度正值英国殖民之时,本文将就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殖民的阻碍以及其积极影响作出分析。几乎同一时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两国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

一、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
历史上的印度不断被异族同化,少有靠自己力量实现的统一,这种不断被异族入侵的历史与其地理位置不无关系,相对平缓的西北口“吸引”着入侵者的探索。但是,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在印度本身。印度人习惯用宗教来解决问题,但这是鸵鸟的做法。
就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而言,其原因在于:
1、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政策:英印实力差异,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莫卧儿王朝的实力与英国相比,差距并不很大。因此,这一时期,英国在印度次大陆主要是谋取自由经商和贸易特权等商业利益以及取得小块居留地。然而,两个国家在社会发展潜力上存在着很大的内在差异性。英国社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实力迅猛增长,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而印度资本主义萌芽举步维艰,经济发展受到种种制约,且长期战乱、分裂割据更削弱了印度的实力。在18世纪中期以后,英印实力对比发生了实质变化。英国对印度则采取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达到征服印度的目的。这就注定了印度被征服的命运。
2、莫卧儿帝国的衰落
政治:
日趋衰落的莫卧儿朝廷缺乏凝聚力。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金银的流入,极大刺激了封建主的贪欲和奢侈腐化,导致了军事采邑制度的崩溃,从根本上动摇了莫卧儿帝国的经济基础。皇室内部的帝位之争,严重削弱了皇室的势力。莫卧儿中央与各地封建主的矛盾不断加深,封建分离倾向越来越严重。
莫儿帝国内外政策的重大失误加速其衰败进程。对内,莫卧儿朝廷歧视非穆斯林、迫害非逊尼派的穆斯林,激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反对,破坏了印度的稳定和统一。对外妥协退让,给予东印度公司自由贸易、货物免税、建立永久性商埠、内河通行以及收税、铸币、驻兵、领事裁判等种种特权,使英国殖民势力渗透到莫卧儿帝国的财政、军事、司法等领域。
军事:
两次来自西北的外族入侵,特别是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加速了摇摇欲坠的莫卧儿帝国的瓦解,破灭了马拉塔取代莫卧儿、重建印度帝国的希望,更便利了英国殖民者在孟加拉地区确立殖民统治。
社会:
村社、种姓、宗教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特征,形成了印度社会的封闭、滞后以及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对立、部落与部落的对立、种姓与种姓的对立, 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导致了印度深陷于政治上分裂、经济上停滞、精神上麻木的状态。
总之,印度之所以被英国征服,就莫卧儿王朝本身而言,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和封建分裂性,使十八世纪印度的实力急剧下降,显得极为脆弱,极易受到攻击而缺乏自卫能力。印度社会固有的内在对立性、排斥性和隔离性,却是招致莫卧儿帝国灭亡和印度最终被殖民征服的深层原因。

二、 殖民对印度近代工业的阻碍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阻碍了印度近代民族工业。
首先在政治上,英国将印度视为重要的原料产地和市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英国并不希望印度发展近代工业,这导致英国及印度殖民政府多次对印度发展近代工业进行阻碍,甚至破坏,并通过一些政策打击排挤印度已有的近代工业。
其次,在资本积累上,英国每年从印度大量输出财富,大大减少了刺激印度工商业发展的资金,这使得印度的资本积累受到限制。在工业资本上,英国在印度银行业占据优势地位,使得印度开办近代企业受到不小的阻力。加上英国经理行对大量印度资本企业的控制和对引进技术设备的垄断,使得印度近代企业在资本上处处受制于人。
在原料、能源和运输上,也有着大量英国资本存在的情况。而它们向外大量出口原料、产出能源、修建铁路都存在种种对印度近代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劳动力上,印度殖民政府长期缺乏对粮食问题的足够重视,导致印度经常爆发饥荒,使印度在劳动力上遭受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英国在印度也有着大量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部分企业还阻碍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而且在英国企业中,工作时间、环境和工资水平低下,这也加剧了印度劳动力的损失。

三、印度:实现统一
马克思说: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是什么历史的话,就是一次又一次被征服的历史。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它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入侵者的历史,他们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的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帝国。
自公元前1500年起,雅利安人,来自波斯的大流士一世,来自欧洲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希腊人,塞种人,大月氏人,中亚定居的白匈奴,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相继入侵印度。期间,种姓制度形成,伊斯兰教传入。
印度自第一次被异族入侵后,原本的文化信仰被外来文化取代或者竞争,没有占到统治性地位。后来入侵的民族越多,印度就增加了越多的势力信仰,使得其社会文化复杂多样,统一的难度不断加大。虽然孔雀王朝和莫卧儿帝国兴起一时。但是,孔雀帝国阿育王时代,只是短暂地统治了南亚次大陆大部分地区,阿育王死后十几年,孔雀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同一个国家的思想尚未形成。莫卧尔帝国,这个印度历史上统一程度最高、行政系统最完备的一个王朝,它的地方政权仍然是由各邦国君主来自行统治的,这是一种很松散的统治模式,谈不上统一。
直到近代,西方殖民者从海洋上趁虚而出,最终在英国人手上,印度才实现了真正意义的统一。因此,在我看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印度带来的最大益处便是实现了印度的统一,为之后印度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英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殖民的确是残酷暴虐的,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无疑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不可否认,英国的殖民确实统一了长期分裂下的印度,并促进了印度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中,英国在印度的铁路建设推动了当地的工业经济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英国工业巨头们在印度建设铁路,以降低工厂所需要的棉花和其他原料的价格,将印度打造成为更有力的生产国。除此之外,铁路还可以缩减军事机构的数量和开支。
为了在印度——一个国土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的国家——维持一个铁路网,英国建立了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必要的生产过程,与之同时,带来了那些与铁路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部门应用机器。凭借自然地理位置的优势,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自然资源,印度人很快地适应了全新的劳动,取得了管理机器所必需的知识并开始自己制造机器,印度当地的现代工业应运而生。随着经济的变革,印度人民的生产生活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长期阻碍印度社会发展变革的种姓制度逐渐瓦解,新的思想取而代之,人们开始追求民主。
从基础上看,英国的入侵与殖民为印度之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五、印度铁路运输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1947年,印度独立,印度政府开始接管殖民当局留下的铁路。1951年成立了印度国营铁路(IR)。从1969年开始,印度铁路就把主要干线旅客列车每小时的最高速度提高到120km,之后不断提速。快速列车已经把首都新德里同各邦首府紧密地连接了起来。宽轨线路是印度铁路的骨干,承担的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极大。宽轨铁路的货运收入、客运收入占全路收入的比重高。2005年,印度铁路营业里程63332km。
连接四大城市———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金奈(马德拉斯)的4条干线(所谓的“黄金四边形”)加上2条对角线共6条线路是印度铁路最主要的干线,称为“高密度路网”。其线路长度仅占印度铁路总长度的16%,但承担了65%的货物周转量和55%的旅客周转量,是印度铁路的重中之重。
未来,印度将加速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几乎同一时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两国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我认为,殖民对于印度,利大于弊;而在中国,弊大于利。其中最重要之处在于思想文化——中国有强大的思想支撑,国家的统一观念强,而印度由于入侵者带来的多元文化,使得印度社会文化思想复杂、对立,国家长期分裂。

主要参考文献: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辅助参考文献:
印度历史——百度百科
《古印度屡遭外族入侵统治原因初探》——刘毓华
《论印度被英国殖民征服的内在原因》
《试论英属印度时期英国对印近代民族工业的阻碍作用英国殖民统治与印度近代工业化》——丁新艳
《印度铁路运输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叶-奥尔洛夫
《一战前英国在印度修建铁路的影响研究》——杞新村